close

【2013/4/16 撰文:蘭嶼飛魚】

仍然是短文,算是之前文章的衍生物所引發的聯想
今天要說的是亞洲教育的幼年心結

        相信大家對"英雄出少年"的名詞並不陌生,它代表的是一種超齡的早熟與一種"贏在起跑點"的心態。事實上這種天才式的崇拜各地都有。今天就想來用一種輕鬆的觀點探討中國的這個現象。
        在古代中國,自隋朝以後科舉制度確立,就造就了直至今日的科舉制度。即使現代依西方思潮將考試因年齡、種類、資格予以分類,但"學而優則仕"的中心思想依舊不變。那為什麼現今中國人會對這種能力高人一等、年齡卻很小的現象抱有憧憬呢?
        首先,這種情況相對於現代,在古代更為普遍。古時由於醫療並不普及,宗教醫療與偏方等民間醫學十分發達,加上常常連年戰禍,天災頻傳,使得古代亞洲人在平均死亡年齡上十分低,約略是四十~五十,若遇上天災戰火,則無法統計,但下降是必然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早婚早生與其說是多子多孫,更可能是一種最起碼的保險,因為家族隨時有可能因為病害、人禍、天災等因素無法延續。因此除了早婚早生(15歲成家並不稀有而是常態),也發展極為綿密的家族體系。中國有極為複雜的親戚稱呼來表示家族之間的上下關係,晚輩大於自己或叔伯公輩比孫子還小的現象也常常發生。早生與大家庭制不僅保有家族延續的多重可能,也在發生意外時藉由遠親的撫養、領養甚至認祖歸宗的方式來保證家族的存續。因此"成家"在古代已算是成年,但以現在觀點則認為太小,這是因為可用勞動力的預設和成家年齡不同所致。
       "成家"並不只意味成年,他也代表一連串的現實問題:養家、工作、服侍雙方父母、學習大家庭中的互動等。只要娶妻生子,沒人會把你當小孩子。上面的親戚則給予經驗上與習俗上的幫助使新人能快速適應大量的壓力。因此同年齡的人來說,古時候的人較早熟,這也是因為在一連串生活壓力下確實會有成長。
        內在因素就到這裡,接下來是外在,也就是求功名。
        當有成家(或有科舉制度)這個只求實力不限年齡的考試便成為所有人的目標,而內在的壓力(家庭、父母期望等)會促使原本就有能力的人(或不適合其他工作的人)以年輕的姿態登上仕途。而極小的投資與巨大的報酬之下,凡考生莫不希望早日重舉,一飛衝天,也就會對年輕的狀元心懷憧憬了。
        再來必須講一點生物方面的結論,當中古時期平均年齡介於40~50間,那意味著可用的勞動力人口雖多且優,可用時間卻不長。考試方面便有年齡與家庭的壓力(太老政府不見得願意重用、考太久則會給家裡帶來壓力),因此在早期(隋以前)並沒有科舉制度,其中可能的原因便是勞動力的考量,若大家都投入考試,其他工作便無人可做(尤其當時已經大量投入戰爭,人力自然更為吃緊)。當然當時使用士族名士也含有投資報酬率的考量(因為無須多做訓練,有經濟基礎的話生存力較強,並且極易組成組織以便治理國家)。直到隋朝後由於版圖擴張,勞動力增加,醫療日漸進步(漢朝便有顯著發展),GDP上升,人民所得增加後,加上政治圈洗牌、新主急需擴張勢力,才有辦法將時間與人力大量投注於考試上,打破壟斷的政治與知識市場,"時勢"也才創造出"英雄"。總而言之,"英雄出少年"的現象,不僅牽涉到生物、地理、環境、醫療等層面,與經濟、政治也息息相關。
   

arrow
arrow

    蘭嶼飛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