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1 撰文:窺憐】

  回應蘭嶼飛魚同學〈英雄出少年?〉一文

  大抵而言,我國教育模式,在制度層面可分兩個階段:一是傳統科舉考試體制下的私塾體系,另一為西式學校體制下的學校體系。然而這兩套體系在華人地區的引入是有一些時間差距;香港、上海租界起頭最早,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後也引入西式學校,至於中國大陸本土則是要在庚子新政以後才陸續推展。本文並不打算討論帝國主義或殖民主義問題,學校體系推展時間的先後也並非重點,僅是單純比較私塾體系與學校體系兩者教育中的若干差距。

 

私塾體系:功利取向的道德教育

  私塾體系部分,事實上,嚴格定義下它並非一套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教育」概念。因為其依附於科舉考試底下,可以說是一套文官養成的系統。不過,由於傳統儒家思想的禮樂教化理念,加上科舉取仕為一種階級轉換之途徑,私塾體系的影響有可能跨越其體系本身,而使得私塾之外的一般群眾也能受到基本的「教育」。這種「教育」,其實是社會性的,以及家庭性的(更準確地說是「家族性的」),也就是人倫五常、四維八德,即使一般群眾不一定能夠進入私塾,但這些基本的觀念仍在家庭之中及社會之內使群眾潛移默化,而且為大多數群眾所認同。

  但是,私塾體系最大的缺點,莫過於它並不是一種「普及教育」:能夠進入私塾、參與科舉的畢竟是極少數的階層,並且因為有一個明確地目標取向:考中科舉以求得功名利碌,使得私塾體系始終必須用「道德」來包裝其「功利」的成份,關於這一點,〈英雄出少年?〉一文已多有涉及,筆者就不再贅述;但有關年齡及社會養成方面,筆者以為,私塾體系的教育本質可分化成兩個面向:一是家庭/家族層面,私塾體系與儒家思想形成維持社會型態的穩定結構;二是在社會層面,私塾體系與科舉考試形成階級替換的流動結構。但這兩者都是基於一個根本的概念:責任心。

  易言之,在私塾體系下,個體有必要至少學習如何承擔家庭/家族之責任,進一步學習承擔社會責任,也就是一種形塑為一個「成人」之教育、「成為一個人」的教育。縱使私塾體系有著無法切割的功利取向,但其本質仍是為了維繫整個社會階級的穩健,而形成在傳統中國延續千年之久的系統。

 

學校體系:實用取向的國民教育

  西方的學校體系教育,演化自教會體系,同樣原為一套特殊階層(教士)的養成系統,不過在十九世紀時以德語區、北歐諸國為首,開始推廣、落實成全國性的教育系統,其必修科目與現在我們一般所熟知的學校課表相差不大,大致上無非是語文、數學、古典學(拉丁文、希臘文)、國史、地理、邏輯、繪畫、音樂等,並且由於是演化自教會體系,因此通常仍保留教士(神父或牧師),主持包括聖徒事蹟、唱詩班等所謂道德教育的活動。

  學校體系教育,最初的目的事實上是用於「富國強兵」,因此有相當強烈的實用傾向;但怎麼樣才能讓一個人變得「有用」?或者說怎樣才能算是一個「有用的人」?從其課程設計就能夠發現,語文、數學、古典學、邏輯、體操,涉及的是「技能」層面,日後當然又延伸出工藝、家政、物理、化學、軍訓等課程;國史、地理、繪畫、音樂,涉及的是國族認同,也就是「責任」層面,空有技能,卻沒有使用的「動機」、不能讓國民為國家所用、為社會服務,那麼這套系統就不能正確運作;惟有將兩個層面配合起來,才能達成「全人教育」──「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教育。

  簡單來說,學校教育是一套將全國人民凝聚起來、將人民訓練成能夠提升國家產能及威望的系統,學校設立的各項科目無非就是要提示學生對國家認同並對國家盡責,因此又稱「義務教育」──國民有接受基本教育的責任,並且進一步讓受過教育的國民承擔起對國家社會的責任。

 

我國當前的教育問題:義務教育沒有教育如何盡「義務」

  推行學校體系將近百年的時間,正如〈英雄出少年?〉所觀察的,一般民眾的心態似乎仍無法脫離私塾體系與科舉考試的想像,也就是期望一個人愈早在學業上有所成就,便意味著他愈早能夠承擔「責任」(別忘了:光宗耀祖也是一種承擔家庭/家族責任之表現);但弔詭的是,理論上只要通過學校體系的義務教育(九年,未來可能是十二年),便是完成了「成人」的教育,應該都可以承擔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我國民眾仍推崇年少便有優秀的考試者,其問題出在兩方面:

  首先,科舉考試的亡魂仍如影隨形,縈繞在國人的意識深處:而這是〈英雄出少年?〉的主軸所在。筆者以為這個方面事實上沒有解決辦法,只能靠時光慢慢磨逝;畢竟與千年的私塾體系相比,學校體系才不過百年爾爾。

  真正必須重視的問題是第二個方面:義務教育並沒有完成國人對「成人」教育的期待。也就是從學校畢業出來的學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對家庭及社會盡到責任。這固然有外在環境的因素,本文姑且暫時不談,留待日後或有志者分析;筆者於此著重的是內在結構之問題。

  也就是說,當一般民眾認為「唯有成績優秀者才是對社會及家庭負責」此一心態蔓延至學校體系當中,自然就會出現「只問成績,不問成果」的教師。於是盲目追求成績之後,我們都遺忘了義務教育真正的「成果」是什麼──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學生唯一的「責任」是「考試」,而忘記「考試」只是「學習盡責」的一種方式。

  這種導果為因的心態,無怪乎現在社會上充斥著淪為大眾笑柄的「大學生」──我們會嘲笑某些號稱「大學生」竟然會做出一些看似荒唐的行為,其背後的思維,不就正是我們都先假設了「大學生」就代表「成績優秀者 = 可對家庭及社會盡責者」,但是事實證明:成績優秀不代表就有責任心(當然,現在的「大學生」究竟算不算成績優秀,我們恐怕難以定論;只是就傳統觀念來說,一般人仍會認為大學生是經過考試體制篩選的),而就算通過了義務教育,甚至受過遠超過義務教育還要多年的栽培,對於「責任」一詞,似乎根本沒有感覺;因為對這些學生來說,他們只知道考試,但不知道盡責;考試也不是責任,僅是一種儀式:特別是在不管考出怎樣的成績都能夠進高中、大學、拿學分的狀態下,這些學生在從入小學到大學畢業的十六年中,根本不瞭解究竟是為何而學、為誰而學。

  因此,我國當前的教育問題,就是要矯正義務教育當中的「只問成績,不問成果」之心態,考試成績不理想不代表學生不盡責:有可能是老師不盡責,也有可能是該生的長處不在此;重點在於:必須要教導學生有責任心,這種責任心不是以考試衡量的,而是有多元考量。過去時有所聞家長以會干擾課業為由,要求學生不該參與教室掃除,甚至在家中也不讓學生做家事,這都是盲目崇拜學業成就所導致的變態心理,筆者求學過程中也有碰過考試名列前矛,但對校園活動完全不聞不問者,甚至是以欺負弱勢家庭出身的學生為樂者,這些都是責任心教育的失敗;至於所謂大學學測以課業以外之表現為參考基準,雖然立意甚美,但也不乏有導師謊報該生的幹部職務,以求榜單亮眼者,這些徒具形式的措施,無法根本矯正整體責任心教育的問題。

  而沒有落實責任心教育,學校體系的教育就是失敗的:如向前所論,學校體系是一種結合「技能」與「責任」的教育系統,缺一不可;即使是私塾體系與科舉考試,其也是一種對家族及社會盡責的教育系統;更廣義地來說,教育的本質之一,就是使人有責任心。若責任心教育失敗,則一切教育體系與機制都是空談。

 

  望國人深思。

arrow
arrow

    Kua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